
更多详情添加微;
系列详细:功夫熊猫麻将,桂乐广西麻将,极火麻将,网易麻将,哥哥打大A,手机棋牌,开心泉州麻将小程序,闲来陕西麻将,多乐贵阳捉鸡,微乐二七王,辅牌器(插件购买)助赢神器。
交汇点讯 “一代地栽棚、二代盖棉被、三代上高架、四代住楼宇。在我们这里,草莓已经住上了第四代‘住房’。”2月15日,盐城市盐都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站在“天空草莓瀑布”前,盐都区潘黄街道新民村党总支副书记、示范园草莓基地负责人刘程媛带领记者,见识了草莓种植的新模式。
草莓是盐都区支柱产业。3月16日至21日,第10届国际草莓大会将在盐都区举行。离盛会举办还有一个月,记者走进盐都草莓种植基地新民村,实地探访这里先进的草莓种植模式,高科技管理手段,以及严格的质量把控。
“草莓天空”下,可让3000人露营
走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标准化大棚外张贴的“第10届国际草莓大会举办地”几个大字特别醒目。
“草莓基地去年9月份建成使用,这里汇聚了10个种植模式,128个国内外草莓品种。”走进占地12亩的一号大棚,如入花棚,温度、地温、土壤含水率等指标数据实时显示在电子屏幕上,空气中弥漫着草莓沁人心脾的酸甜,红色、白色的草莓花成团成簇。刘程媛说,这里是草莓“百果园”,宁玉、红颜、红玉,以及由省农科院与盐都合作开发的“盐莓1号”等新品种让人应接不暇,娇艳欲滴的草莓挂满高架。
走进近一米高的超高垄,外观是水泥板,垄内的营养土颇费心思,下层是松软的泥土,中间是透气的稻壳,上层是配方基质,相比其他种植方式,高垄更节本。再向前走,是种植三层草莓的A字架、种植两层的“品”字架……无论哪种方式,记者发现,高架的两头都有两个蓝色开关阀,每株草莓的水肥营养,都通过这两根管道输送,定时定量。“里面还有一根保温管,通过水加温,让草莓生长有了‘地暖’。”刘程媛介绍。
基地内,随处可见捕虫灯,吸附害虫的“黄蓝板”,除了物理治虫外,生物手段也用在了虫害预防上。“红蜘蛛、蓟马、蚜虫等害虫很小,在草莓生长前期,我们就用以虫治虫的办法,将‘捕食螨’放进去,能抑制这些害虫发生。”潘黄街道农业中心主任张登文说。大棚里,不仅有“捕食螨”,还有蜜蜂,每个大棚都配备了蜂箱。“要草莓果型好有卖相,最好就是自然的蜜蜂授粉。”
如果组织3000人,在头顶长满草莓的基地搞露营或团建活动,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二号大棚,悬架式的“天空草莓瀑布”让人充满想象。一道道数十米长的草莓种植架,在净高4米左右的基地内,管理者通过手机就可随意调整高度,如调成阶梯状便成草莓瀑布,如全部调上顶部便成了“草莓天空”。
草莓+水稻,“一地双收” 肥田增效
沿着草莓种植基地向东不远,是水稻草莓和草莓苗玉米轮作示范基地。大棚内,垄上的草莓挂果喜人,正是采摘好时节。“轮作示范基地共45亩,其中稻莓轮作25亩。”张登文说,“去年,我们尝试在草莓种植地上栽种水稻。从河南、浙江购买了120天生长期的早熟水稻品种,四五月份草莓结束后,留下的营养为水稻秧苗生长提供了肥力。接下来,大棚不拆,薄膜移除,上水泡田,秧苗下地,七八月之交,水稻收割离田,我们对土壤进行培肥消毒,9月上中旬,第二茬种植,即新一轮的草莓种植开始。”
“去年主要栽种了越光等5个水稻品种,水稻亩产450公斤,每亩产值1000元。虽然亩产不高,但大米口感好。草莓亩产2000公斤左右,产值达4万元。稻莓轮作模式实现‘一地双收’,真正成为‘一亩地千斤粮万元钱’。”盐都区果蔬园艺技术指导站副站长孙传文说。
草莓“秋种冬收”、水稻“夏种秋收”,盐都抓住季节性特点,积极探索“稻莓轮作”新模式,不仅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和耕地撂荒等现象发生,同时还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浸泡土地,减少草莓连年种植产生的病虫害和根腐病等,提高了草莓品质,增加园区集体收入,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摘下即食,好品质秒迎百箱订单
将草莓质检合格报告发送进客户群后,新民村三组莓农陈仁太便收到近百箱草莓订单。“盐都草莓是国家地理标志,我们种植户都特别珍惜这块牌子,把草莓品质放在第一位,种植管理全程安全绿色。”
陈仁太2008年开始种草莓,是新民村较早的莓农。目前,老陈有8亩种植棚,12亩育苗棚。“这些年,草莓苗卖了大半个中国,一年产值近百万元。国际草莓大会在我们这里召开,许多草莓品种将在这里集中展示,我们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走进示范园内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等待检测农残等指标的草莓在溶液里浸泡5分钟后,工作人员将提取的溶液滴到检测卡上,通过比对或读取数值来完成速检。盐都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冯凡告诉记者,“盐都各乡镇的监管站均配备农残快检设备。目前,草莓陆续上市,无论是我们定期巡检,还是莓农主动送检,都是免费。从当前的检测结果看,所有的速检、巡检指标都合格,在由第三方完成的区级定量抽检中,草莓送检的75个指标结果都在国标范围内,且检出值都远低于标准限值。”自2024年11月底,盐都区草莓专项抽检38批次,快检636批次。
在草莓包装现场,盐都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业中队负责人徐海正对出售前的草莓进行监督抽检。“主要看草莓外观颜色是否均匀,有无虫斑,确定草莓的生长状态如何。”为保证食品安全,盐都对草莓农药管控实行“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所有的草莓用药都要达到安全间隔期,并登记在标签上,实现可追溯。上市草莓全部附带“承诺达标合格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询农事记录。
“哪怕是大棚顶上的一滴水滴到草莓花朵上,长出的草莓都会成畸形,所以,莓农不会对进入花期的草莓施任何农药。”新民村党总支书记董兆付摘下草莓请记者品尝,“盐都草莓可直接吃。”新民村草莓种植面积3200亩,草莓产业是全村的主导产业。对草莓规范科学用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所有莓农的共识。这些年,村里许多草莓种植大户都主动申报了绿色食品,政府财政还给予了一定的经费补助,助力草莓产业健康发展。
“盐都的高架草莓连片种植面积全国第一。”近两年,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蔡伟建蹲点盐都进行技术服务,在他看来,盐都区的草莓高架种植离开了土壤,湿度降低,病害发生概率降低,用药少。且本地莓农大多使用抗病性强的草莓品种,生长在冬季,气温低,病虫害的活跃度下降,用药也少。“草莓用药一般7天后残留就降减到50%,11月之后才陆续上市,中间间隔了两个月左右,绝对安全可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卞小燕 图片来源:盐都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